_46A8385_23A6949_23A2429a123A1975123A1284IMG_6726pu-cover011-960x375拷貝-960x375拷貝-960x375拷貝-960x375拷貝sun-cover011-960x375拷貝-960x375拷貝-960x375拷貝
12345678

[life] Aelita Andre的繽紛星空

Posted on | 七月 18, 2011 | No Comments | 瀏覽:5,921


圖片引用自Aelita Andre官網

[文:坤海] 我深深地被感動了…..。那是一股純粹的能量,我不知該如何說起,只是安安靜靜地感覺著…..感覺四歲的她身上的靈魂透過繽紛的油彩展現出的那種令人雀躍的生命力。真誠…純真…直率…而灑脫……..的……大無畏。

Aelita Andre她年僅四歲,來自俄羅斯,目前與同是藝術家的雙親住在墨爾本。她是美國紐約畫壇傳媒口中的神童畫家,並且創紀錄地在4歲就開個人畫展,根據他的父母表示:「Aelita不了解任何繪畫歷史。面對畫布她不曾感到羞怯,不曾擔憂是否出錯。……Aelita Andre的藝術生涯在她20個月大時便開始。目前累積了7000件作品。」

根據畫廊官網上聲稱她是史上最年輕的「職業藝術家」。上個月紐約Agora畫廊剛結束她的畫展「Prodigy of Color Exhibition色彩奇才」,現場展出的14幅作品在網上以近5千美元出售。人們對這一現象的看法不一,一些人聯想到Daniel Spoerri,並認為父母才是真正的作者;另一些人,如Agora畫廊負責人Angela Di Bello則相信這位小姑娘就是作者。我則是單純地欣賞她在畫布上運用丙烯創作,並將其他材質粘貼在作品上,那些介於隨機流動….那些無法控制………以及那些純粹的力量……..。

Aelita Andre父母非常重視Aelita Andre的創作,並且很有計畫地為他的藝術生涯進行宣傳,事實上,早在紐約之前,她已經在香港和墨爾本舉辦展覽,並擁有自己的網站。

畢卡索有句名言「我花費4年得以像Raphael一樣繪畫,但學小孩子一樣畫畫卻花費我整整一生」。生命中確實有些事是無法刻意計畫追求經營的,能量的舞動常常就是如此順其自然,說到這……說也奇怪,我竟想起台灣素人畫家「洪通」「林淵」,他們彼此年紀雖然相差很大,但他們的作品卻帶給我同樣的驚艷與感動…………….

Share

[before & after] 變身前後的璞趣江南住家案

Posted on | 七月 15, 2011 | No Comments | 瀏覽:4,960

從客廳經拆除後的衛浴看玄關。本宅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衛浴間採「雙門制」,一邊可從玄關進出,一邊可從主臥進出,增加空間動線的便利性。圖片引用自「璞趣江南住家案」,更多變身後畫面可看這裡。

[文:宏彰] 這一戶的屋主在初次洽談時,特別提到已經購買了兩盞非常鍾愛的燈飾,並表明期待設計團隊將這兩盞燈飾融入空間當中,因此從一開始發想時,「古典風」便成了首選的設計基調。本戶一家三口,除了睡臥與收納的空間基本需求外,設計團隊也試圖讓空間與人維持一個平衡的關係,因此盡可能將空間留給使用機率最高的公共空間。因此,客廳+餐廳+廚房三合一的設計恰恰適合本戶的條件。

時代風格的塑造關鍵在空間的符碼的運用,很直接地會表現在材質與配色的選用上,正因為如此,設計團隊才會如此斟酌再三細心經營創造一個不同以往,甚至是一條修飾線版都沒有的「古典風」。設計團隊始終認為,適度地「留白」將為空間憑添更多新可能。換言之,設計團隊順著屋主的期待,持續思索著如何將古典符碼融入整體空間,並且做到「適量到位」…「恰到好處」….甚至達到「不油不膩」「清爽順口」的效果,決策的關鍵在於小空間設計如果毫不節制地加入各種符號將會一發不可收拾,剛開始入住時興高采烈,但是住久了也很快地就生膩了。

在小空間適切的運用些許明鏡確實會讓空間放大,但是使用過多易產生緊張感,因此,設計團隊在本宅的玄關衛浴門片以及餐櫃前收納櫃分別採「大面積運用」與「局部應用」的方式,畫龍點睛地採用茶鏡烘托空間氛圍。之所以布質接使用明鏡的最大關鍵則是,明鏡的反射太過犀利不夠溫潤,與空間的優雅氣質無法相呼應,比較之下,「灰鏡」不論是反射度與光澤度都更適合本宅的古典風設定。

最後,實在很開心屋主接受並且喜歡這類敞開的設計,讓小空間設計得以正式告別過度隔間與裝修的境界。
Read more

Share

[travel] 泰國|曼谷|我相信,樹裡有神…..

Posted on | 七月 13, 2011 | No Comments | 瀏覽:6,689


在市集裡的小畫廊看到許多具有泰式風情的樹的圖騰。photo by john

[文:宏彰] 五月底去了一趟曼谷參觀當地的設計展。但因展覽現場不允許拍照,所以無法跟大家分享,但這幾天仍開始著手整理這一趟旅行的相機時,突然驚覺一件事情。在曼谷街頭隨機拍攝的畫面中,竟有著各式各樣的「樹的圖騰」,不知是否我個人很愛樹的圖騰,還是……曼谷人很愛「樹」,或是,樹後面所象徵的自然氣息?容我彙整如下: Read more

Share

[work] 作品|新北市水築館住家案

Posted on | 七月 11, 2011 | 8 Comments | 瀏覽:25,698

Design by 德力設計Supervision by 許宏章   / flowerstyle by 吳佩珒 / photo by sam

[文:章] 這是一戶位於永和的中古屋,屋齡只有十年。屋主接手時,前任屋主曾自己繪製設計圖自己發包完成簡單的裝修。基於初次購屋「可以用就好」,當時並未立即重新裝修,直到居住了幾年之後,方才有了讓空間的使用更合理更舒適的念頭…..待屋主做足功課後最後才決議延請本設計團隊代為操刀。

變身前,本戶有許多過道空間都是尚未開發的空間,而且收納明顯已經不足;變身後,縮減了未必要的走道空間,根據使用頻率重新思考,並加以重新分配到不同的機能空間,諸如:把主臥擴大,新增一個二合一的梳妝台與電腦桌。諸如:把客廳改方位,新增一個客房。諸如:將廚房擴大並且利用中島吧台與餐廳相連。諸如:重新調整後陽台洗曬衣空間,以上種種手法都讓整個空間配置,不論是「機能」與「動線」都得以整合。

美學設定上,針對頂客族的屋主特質「自由而隨性」,設計團隊擬以具備混搭特質且家飾配搭彈性較高的「曠野美學風尚」作為空間風格定位。對此,在「中島吧台」「主臥入口隔牆」「衛浴空間」都選用了粗獷又耐看的材質。此戶的變身前後頗為精彩,容我次回再行公開跟大家分享吧。

……………………………………………………………………………………………………….
[ 水築館住家案|homedata ]

* 座落:台北永和
* 風格:曠野風尚
* 坪數:28坪
* 屋況:中古屋(屋齡10年)
* 屋型:單層
* 格局:2 房 2 廳 1 廚 2 衛 1 陽台
* 建材:栂木 / 柚木 / 巴西合歡木皮 / 紫檀 / 石英磚 / 烤漆玻璃 / 明鏡 / 壁紙
……………………………………………………………………………………………………….
* 設計:德力設計 www.dldesign.com.tw
* 監造: 許宏章
* 花藝:吳佩珒
* 攝影:sam
……………………………………………………………………………………………………….
Read more

Share

[life] 冰箱人生

Posted on | 七月 8, 2011 | No Comments | 瀏覽:4,759


你可以猜出這個冰箱後面的主人是怎樣子的人嗎?又過著怎樣的人生嗎?photo by stephanie de rouge

[文:坤海] 「夜市」可以窺見一部份真實的人生,但從「冰箱」看進去絕對又是另一番風景。人生多滋味,冰箱提供了更多的生命線索………。

stéphanie de rougé是一位旅居紐約的女性商業攝影師,她從2006年開始住在紐約,目前是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特約攝影,同時也在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國際攝影中心兼課教授攝影。她的作品,不論是純藝術創作..紀錄片…建築攝影,對於「人與空間」「空間與人」以及「人與人」間的關係多有著墨。這裡是她的官網以及部落格,更多個人的豐功偉業請看這裡

近期她開始一系列的紀錄文件式的創作計畫,她著手拍攝不同的人的「冰箱」,同時也拍攝這些受訪著的「住家」,兩者同時呈現時對映出相當有趣且饒富延伸性的線索。這一系列坦誠的圖像,記錄了個人和冰箱內部的實際內容。一張張的「冰箱肖像」近乎偷窺式的侵入受訪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我們對於存在的生命狀態許多思索的空間。攝影師覺得「紐約客來來去去,紐約的建築物本身雖然不會說話,但是紐約實在不是一個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空間。」不知大家覺得如何?
Read more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Share
« go backkeep looking »






  • 加入臉書粉絲團